深夜人声鼎沸,啤酒烧烤小龙虾,一片曾经闲置的空地,如今已成为北上海新晋顶流——罗南夜市。
位于上海宝山区罗店镇罗南新村地铁站西侧,这个容纳150个摊位的“流动摊贩集中规范运营便民点”自2025年5月正式运营以来,最高日均客流超千人,彻底扭转了过去占道经营、油烟扰民、交通拥堵的乱象。

2025年7月8日,上海宝山区,罗南夜市可容纳150个摊位。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
从扰民到成为顶流,其间经历了怎样的治理过程?7月24日,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城管部门获悉,治理前,罗店镇日均存在占道经营、噪声扰民、油烟扰民等投诉占城运中心受理量的40%以上。针对乱设摊,传统“驱赶式”管理效果有限,摊贩和城管打游击,治标不治本;市民也意见纷纭,周边居民反映流动摊贩造成油烟、噪音、垃圾扰民,上班族却说,取缔了流动摊贩不便下班消费。
在宝山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指导下,镇城管等多部门通过“意愿征集-选址论证-方案设计”三步工作法,最终选定距离居民区150米的地铁旁空地作为摊贩集中点,既满足居民消费需求,又最大限度减少扰民。
针对夜市管理,城管执法部门建立了“准入-过程-退出”闭环管理机制,确保经营秩序与市容环境双达标。准入环节严格审核,烧烤摊必须安装油烟净化器,肉类加工摊位需配备冷藏设备,不符合标准者一律禁止入场。同时,制定便民点管理细则,要求管理方定期实施场地清洁消毒、消防演练等保障措施。
为巩固治理成果,城管部门牵头建立“1+3+N”联合管理机制:“1个”城管执法队驻点监管,“3家”第三方机构(物业、保洁、安保)协同作业,“N个”商户自治小组参与日常管理。通过制定《夜市经营公约》,明确食品安全、消防安全、文明经营等条款,商户违规3次即取消经营资格。

上海城管执法人员巡查罗南夜市。上海城管 图
如今的罗南夜市,摊位摆放得整整齐齐,环境干净整洁,占道经营基本清零,场地配备标准化移动厕所、分类垃圾桶和消防设施。相关数据显示,今年5月、6月,该区域流动摊贩乱象明显改善,一百余家摊贩进场正规经营,周边投诉量对比同期显著下降,环境卫生满意度显著提升。
针对流动摊贩,当城管部门从“取缔思维”转为“服务思维”,便民点由“无序经营”转为“规范管理”,执法人员、摊贩和市民的关系也从“执法对立”切换为“共治共享”。宝山区城管执法部门表示,城市治理并非简单的“取缔”与“禁止”,而是需要在民生需求与城市秩序间找到平衡点。未来,“罗店经验”将向宝山其他区域推广,持续探索“疏堵结合”的基层治理新范式。

罗南夜市吸引了众多食客。澎湃新闻记者 陈悦 图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从扰民到成为新顶流,北上海这个美食夜市经历了什么?》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