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安忆:如果让我好好地上了大学,我会做得比今天更好

王安忆:如果让我好好地上了大学,我会做得比今天更好

hyde558 2025-05-18 装修常识 2 次浏览 0个评论

界面新闻记者 | 潘文捷

界面新闻编辑 | 姜妍

十几岁时,后来成为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许子东在地里插着秧,腿上爬着蚂蟥。16岁时,后来成为小说家的王安忆正在安徽插队,母亲送她生日礼物是苏联小说《勇敢》,描写苏维埃时代开发远东建设共青城的故事。在同一个年代,后来的香港浸会大学荣休教授黄子平在农场文工团,写快板、相声和三句半。

昨日,在“我们这一代的读和写——暨《许子东文集》新书对谈会”活动现场,许子东谈到,在中国,从古至今读书都是一个职业,然而,他、王安忆和黄子平这一代人的特点是,“先做无产阶级再读书”,“在读书之前先做工农、在社会上打滚”,这是历史上没有过的。

而王安忆在回应这一话题时则表示,有些人看到“我们这些人从知青出身,到现在还算混出个人样来,就会觉得这个时代还不错”,但其实,她大部分同学的处境都“非常糟糕”,她中学的同班同学只有两三个人勉强考上大学,在大学学习边缘学科。王安忆谈到,现在经常有人以她为例,说王安忆没有文凭,也能成为作家,“千万不要这么想,如果让我好好地上了大学,我会做得比今天更好”。

王安忆:如果让我好好地上了大学,我会做得比今天更好
许子东在活动现场 

“我们这群写作的人,就是群厌恶劳动的寄生虫”

王安忆还提及,她发现作家都不太喜欢劳动,莫言有一句话她认为讲得最对,“麦收的季节是一个残酷的季节”,莫言不喜欢劳动。贾平凹干农活也不行,被全村的人看不起,才会去做写作这个“雕虫小技”。她自己也觉得农村辛苦,工厂工作乏味枯燥,并感叹“我们这群写作的人就是群厌恶劳动的寄生虫”。唯有许子东令她感到意外,插秧插得好,还在工厂做工人,“享受着手艺当中的乐趣”,她认为,许子东在学工学农的过程中可以找到手艺活的逻辑,所以后来他的分析和批评文章逻辑性也特别强。

王安忆:如果让我好好地上了大学,我会做得比今天更好

许子东坦言,自己最早产生读书的愿望、写作的欲望,就是因为“觉得他们胡说八道”。他在大专读电气自动化的时候,觉得自己有文学才能,想考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,他说,如果不是当过农民和工人的普通劳动者,如果不是进行过实实在在的生活劳动,他还会觉得教材很厉害,可是实际情况是,他赫然发现中文系的教材“大部分是胡说八道”。

后来,网络上有一句话令他印象特别深,人从宏观角度知青下乡运动对于国家的伟大意义很多人说好,锻炼了知青的身心化解了城市的就业危机对国家是巨大的帮助”,许子东说,“抽象的好处每一句我都同意,但是我更印象深的是下面有一个人的留言,说亏得我们还活着,否则尽凭他们胡说八道。他对现场观众说:“你们去翻翻,其实那些胡说八道会不断来的。”

我们一切都进行太快了

关于“我们这一代”的对谈标题,王安忆说,其实她不太愿意时间贴标签,我们一切都进行太快了”,她说大概70年开始,人们就喜欢用70后、8090后00后等标签进行断代,描绘每一个十年她看到,一方面,人们总是觉得要抛弃和反对上一代人的概念、思想和写作方式,哪怕没有很重要的理由;另一方面,她觉得“我还在学习,并且现在的学习欲望更强、需要学习的东西更多,关于小说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想明白,忽然发现自己已经是老人了,已经是被大家尊敬的老师辈了,好像快要结束了。”

在王安忆眼中,中国人“每一个事情都没有完成就到了下一个时间段”。人们还没有做好准备,就开始热烈欢迎下一个时间段,把上个时间段遗留的东西忘了。“中国人很喜欢新科学、新技术,这也造成我们比别的民族国家更快地同质化。”

许子东则从另一个角度谈到这个问题,他说王安忆、莫言等作家令很多文学界的人很气愤和羡慕。“四十多年过去了,为什么我们当代文学的一线作家还是这么一些人?”他认为,这是因为这四十年中国文学界和过去不一样。从20世纪开始的一百年中,每隔十年就要把前面文学的主人打倒。五四时期要撇开晚清,三十年代要抛弃五四,四十年代延安要否定三十年代,五十年代、六十年代也都把过去的全部推翻。从王安忆这一代作家开始写作之后,这四十年来很多人都在召唤革命,希望重新检讨80年代、重新反思90年代,“都是思维惯性,觉得十年二十年过去,总可以审判你了吧?”但实际情况是,相对和平的非战争状态中,市场的巨大制约,加上知识分子不断地反省,四十年来没有出现大的风波,使得王安忆等人一直都站在第一线。

在活动现场,许子东说:“我肯定知道苏童接下来会写什么,也大概也能猜到余华、贾平凹接下来会写什么,但我猜不到王安忆接下来会写什么。”王安忆说,这是因为她自己是一个材料很少的人。她听阎连科等作家聊天都觉得“非常非常羡慕”,而她只能从他者的生命里去找自己可以写的材料。对王安忆影响至深的一件事,就是她1983年赴美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,在那里,遇到了主流以外的弱势国家或者说第三世界国家的作家,比如以色列、巴勒斯坦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、南非。王安忆原先以为自己有包括知青生活在内的很多经验,但“当和这些人聚集在一起,在这么多的特殊经验里边,我的经验显得特别空虚,软弱,存量不足”。一路上,中国台湾地区作家陈映真也给她介绍自己的同伴,都是参加了保钓运动的激进左翼分子,和他们在一起,王安忆拓宽了自己“受难的境界”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王安忆:如果让我好好地上了大学,我会做得比今天更好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
发表评论

快捷回复:
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2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